市场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粮油信息市场资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投资指南
消息来源: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2015-11-16     点击数: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一系列自贸区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新兴投资大国地位初步确立。

农业领域是“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专家认为,今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元年,或催生7500亿元农业海外投资市场。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进口总额为228.39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8.80%;农产品出口总额为210.32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9.48%。了解这些沿线国家的农业概况及其与中国的渊源,对我国农业融入国际贸易大环境意义重大。

这项横跨整个亚欧大陆的规划中,断然少不了俄罗斯这个区域最大的国家。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有着极深渊源的大国,不断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双方贸易显著增长。作为农业主要出口国的俄罗斯,俄罗斯食品出口额已超过武器出口额1/3,对人均资源相对偏紧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早就去俄罗斯种地养牛了,而人迹罕至,荒凉落后的俄罗斯远东经济,也亟待中国人去重振。同时,中国农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尤其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可满足俄罗斯的需求。俄罗斯也正在开发中国市场,其高端食品备受国人青睐。多年的中俄农业贸易,有共生,也有互斥。如何与俄罗斯协调好双方的利益,打造出中国与其它沿线国家合作的范例,这是未来的一大课题。

缅甸,这个对于东南亚地缘地位极为重要的国家,在经历了长期政权动荡后重归开放社会,再度加入复杂的全球化博弈中。中国与缅甸的关系变成了更复杂的棋局,当然,不会改变的是:“它将永远是中国的邻居”。当前,中国已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缅甸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亚洲“粮仓”,在缅投资农业能够使两国都能受益。自2010年以来,缅甸内政外交全面改革,世界各国的商人们纷纷涌入缅甸,开始“淘金之旅”。今天的缅甸,到底有哪些不错的商业机会和风险?亲历其中的人认为,“这里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四处都是挣钱的机会。”但同时,政局、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利率等因素仍需投资者谨慎。

在中国企业纷纷欲借“一带一路”战略到海外投资、消化行业过剩产能的同时,外国巨头们也开始逆袭、进入中国市场。2015年6月28日,以色列利夫纳特、瑞沃勒斯等农业巨头与中国金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将以色列高端农业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引入中国。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中东地区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以色列,在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等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一个既缺水又缺耕地的沙漠小国,发展成为一个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发达的国家,“无中生有”地在沙漠铸造了一个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对今天问题频出的中国农业尤有启发意义。

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幻莫测,永恒的只有利益。而通过贸易,创造双赢的空间,一直以来都是和平与发展的基础。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将延续千年的国际贸易历史脉络,融入更丰富的元素,再现璀璨的商业文明。(来自《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第280期“特别关注”栏目)

专题概要

【中俄篇】 相爱相杀 共融共生的大国较量

【中缅篇】 亚洲粮仓与中国投资

【中以篇】探访以色列农业:无中生有的“沙漠奇迹”

 

【中俄篇】 相爱相杀 共融共生的大国较量

一百多年前的1896年,中国特使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大典,3月底从上海出发,途经南海、印度洋、黑海后再换乘火车,5月中旬才达到莫斯科。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如果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成,中国民众驾车数日便可直达莫斯科,这对中国游客、商人而言是大大便利了。

今天,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有着极深渊源的大国,不断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双方贸易显著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则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6.8%,达到创纪录的953亿美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去年承诺在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增加到1000亿美元,并使这个数字在五年后再翻一番”。

而农业领域的合作同样令人期待。作为农业主要出口国的俄罗斯,对人均资源相对偏紧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农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等的生产上,可满足俄罗斯的需求。今年9月份,俄农业部长亚历山大-特卡乔夫表示,俄罗斯食品出口额已超过武器出口额1/3。此前负责国防工业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格津曾表示,俄罗斯出口武器的收入为每年150亿美元(2014年为157.4亿美元)。目前俄罗斯肉类出口量增加的趋势正在形成。"禽肉出口一年内增长了11倍,达7万吨。猪肉出口量也在增加,目前总量为1.5万吨,但明显已增长6倍。"俄罗斯谷物出口量在最近15年内增长了14倍。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粮食消费市场,更成为俄罗斯等出口国争相开发的对象。

近年,中俄之间的农业合作频繁,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姿态。

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大胆而目光长远的中国农民“先行者”来到俄罗斯,开始了最早的“种地淘金梦”。

2013年,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达到21亿美元。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方与俄罗斯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

2014年,在俄罗斯的楚瓦什共和国,占地37.5万亩的四川农业园仍在加紧筹建。37.5万亩,相当于2.5万公顷,也就是25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四分之一个香港,这个总投资16亿元的项目,是中俄之间首个农业合作园。

2015年,在与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进行着四分之一规模的俄中贸易,计划建20个新农场种植蔬菜,这些蔬菜将被供应到俄罗斯。

2015年11月,俄媒称,俄罗斯农业原料和食品对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成为双边贸易的新趋势。最先品尝到俄罗斯食品的北方边境省份居民认为,和国产同类食品相比,俄罗斯的食品更美味且有益于健康。由于卢布贬值俄罗斯生产的许多非食品类商品在中国市场也同样获得了竞争力。

不过,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之后,沿线国家,如俄罗斯出现了一些顾虑。多年的中俄农业贸易,有共生,也有排斥。2012年九月初,俄罗斯远东发展部部长维克多·伊沙耶夫就曾表示,俄将对承租土地领域进行整顿,将不再租给一些以前曾进行合作过的中国承租人。原因是一些中国承租人过分甚至是掠夺性地使用俄罗斯的土地资源。他强调说,俄罗斯与日本和韩国伙伴进行合作要更为有利。他们对土地持更为珍惜,并使用最为现代化的工艺。

但俄罗斯开发远东离不开中国。俄罗斯远东地区总面积为619万平方公里,占其总面积的36%,但其人口仅为646万。远东地区人口大幅下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东北地区工农业高度发展,工矿企业遍布,道路和基础设施发达,矿产开发很有潜力,同时,这里还有1亿人口,其中很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吃苦耐劳的高素质人口。俄国人已经认识到,中国东北地区庞大的人口恰为其提供了可靠的后备军。

无论如何,一项横跨整个亚欧大陆的规划中,不可能忽视俄罗斯这个地区最大的国家。中国如果能与俄罗斯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减少俄罗斯的疑虑,也很可能打造出中国与其它沿线国家合作的范例。

【中缅篇】 亚洲粮仓与中国投资

当前,经历了长期政权动荡的缅甸重归开放社会,再度加入复杂的全球化博弈中。中国与缅甸的关系就变成了更复杂的棋局,当然,不会改变的是:它将永远是中国的邻居。

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分析称,中国已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来源国。中国对缅投资以资源开发为主。缅甸外交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秘书长吴巴拉埃表示,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在缅甸进行农业投资,基于缅甸自身优势条件以及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一情况,在缅投资农业能够使两国都能受益。

当前,我国粮食进口主要来自北美南美,从周边、沿线国家进口相对较少。但是,实际上,周边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如中南半岛的老挝、柬埔寨、缅甸,调研表明,通过农业国际合作,支持三国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国大米出口能力至少可以新增2000万吨。而目前全球大米贸易量只有3500万吨。这有可能会颠覆长期以来流行的一个观点—相对小麦等粮食而言,全球大米贸易有限。显然,全球大米贸易之所以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农业资源的约束,但更多的原因,或许是世界大米有效需求不足所致。

缅甸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或成亚洲“粮仓”

缅甸在六十年代曾是全球重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但由于受到多年的经济制裁,其大米出口量受到影响。如今,缅甸结束长达50年的军政独裁统治,拥抱民主自由,实施政治改革,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市场,缅甸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将吸引许多投资者。缅甸大米的产量将进一步增加,将渐渐恢复大米出口大国的地位,届时泰国等世界顶级大米出口国的地位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缅甸的经济开放性越来越高,缅甸计划将其大米出货量再提高一倍。届时,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等产米大国的地位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

缅甸大米、玉米可以一般贸易方式进中国

2014年11月,在第4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与缅甸对口部长签署了SPS合作备忘录以及缅甸大米、玉米输华植物检验检疫议定书。以上协议的签署,解决了缅甸大米、玉米输华检验检疫准入问题,标志着缅甸大米、玉米正式获准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必将促进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中国与缅甸的农产品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首批缅甸大米即将进入中国市场

2015年4月,缅甸大米协会秘书长吴梭吞表示,2015-2016财年,缅甸的大米出口有望达到200万吨。2015年初中缅双方签订大米贸易备忘录后,首批3000吨大米将在5月份被运往中国。

2014-2015财年,缅甸大米出口共计180万吨,其中,130万吨出口至中国,占缅甸大米出口的72%,6000吨出口至日本,有17吨香米出口美国。此外,该财年缅甸向非洲的大米出口额较前财年下降,向欧盟的大米出口较前财年有所增加。该财年大米出口量是缅甸50年来的最高水平,创汇6.44亿美元。

缅甸农民协会主席Dr.Soe Tun说,中国明年将继续作为缅甸大米的第一进口国。他补充说,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很快就在仰光开设一家办事处,等它拿到政府批发的许可证,在出口到中国前将监督缅甸大米的质量。“我们希望2014-15预算年度大米出口量达150万吨。同时期望下一个预算年度达到200万吨。”他说。

【中以篇】探访以色列农业:无中生有的“沙漠奇迹”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推进,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中东地区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中东特使吴思科认为,中东和中国在“一带一路”上不仅有情感上的互通,在经济利益上也是一致的,中东地区需要中国这样强大的经济体起到带动和联动作用。“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文化积淀,它的影响是很深的。

到现在,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对“古丝绸之路”的怀念和记忆,而是更向往“丝绸之路”怎么能够在新时期创造新的复兴。

以色列副总理兼内政部长SilvanShalom10月27日在2015浦江创新论坛上称赞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是新时代重要的创意。他说,今天中国、以色列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好,双边贸易量已从1992年建交时的5000万美元增长到今天的100亿美元,将来的潜力会更大。以色列驻沪副总领事罗松泊曾表示,2009年,中国是以色列第十一个最大的海外市场,但是到2012年,中国已成为以色列第二大贸易市场,仅次于美国。2012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为80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对以色列的出口,以色列对中国的出口仅占到三分之一。(数据不包括以色列和香港之间的贸易。)

在中国企业纷纷欲借“一带一路”战略到海外投资、消化行业过剩产能的同时,外国巨头们也开始逆袭、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以方正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Silvan Shalom介绍,中以最近同意谈判自由贸易的协议。2015年6月28日,以色列利夫纳特、瑞沃勒斯等农业巨头与中国金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将以色列高端农业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引入中国。

以色列在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稀缺等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一个既缺水又缺耕地的沙漠小国,发展成为一个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发达的国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这些年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农业资源环境已经亮起“红灯”,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破解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制约这两道“紧箍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倒逼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这方面看,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分享到:

Copyright 200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省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体育南大街槐岭路交叉口东北角格瑞大厦 邮编:050021
客服电话:   0311-85828136(国储)、 0311-85826001(地储)、 0311-85822788(资金结算)
冀ICP备20002302号-1

河北粮食交易中心

京津冀三地粮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