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粮油信息市场资讯
2014年中国小麦市场分析及2015年我国小麦市场展望
消息来源: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2015-02-27     点击数:
回顾2014年,我国小麦产量创纪录地实现“十一连增”,总产量达到1.26亿吨,产量继续增加的同时,小麦品质也较2013年有显著提升;我国小麦消费总量较上年继续增长,除制粉消费刚性增长外,饲用消费也明显扩大,主要是因为三季度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饲养企业加大了对小麦的采购;受2014年上半年国际小麦飙升影响,小麦进口总量明显下降。2014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除在部分时段有所涨跌外,总体来看运行平稳;国家及早在豫鄂苏皖鲁5省启动小麦托市收购,托市收购量创5年新高;国家继续在2015年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价格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展望2015年,我国小麦继续增产空间有限,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维持“新常态”的环境下,小麦消费总量难有大幅提升;因托市价格水平维持不变,2015年在主产区继续大面积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小,小麦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小麦行情将呈“上半年稳中趋弱,下半年温和上扬”态势运行。

 

2014年我国小麦供需形势

 

(一)小麦丰产增质,种植收益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粮食产量公告,2014年我国小麦产量高位爬坡,连续11年增产,实现产量12617.1万吨,较2013年增加404.5万吨,增幅3.5%;小麦播种面积24064千公顷,较上年减少76千公顷。2014年,我国冬小麦产量继续增长,达11989.9万吨,较2013年增加423万吨。

2014年小麦整体品质较2013年明显好转,主要体现在容重高、不完善粒降低、千粒重增加、三等以上小麦占比提升等几个方面。

促成2014年小麦品质提升的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冬小麦生长期间气候条件良好;二是降水足量且及时;三是在小麦生长期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四是小麦收割期间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有利于小麦及时收割晾晒,不完善粒也较往年大幅减少。

种植成本方面,据实地走访调研,若不计算人工费用及土地成本,2014年主产区小麦种植成本为440~480元/亩,较2013年下降约40元/亩,其中化肥、农药、灌溉支出有不同幅度减少,但种子成本有所增加。

种植收益上,两方面因素促使种植农户亩均收入显著提升:一方面,国家将小麦最低收购价从2013年的1.14元/斤提高到1.18元/斤;另一方面,冬小麦单产提高、质量提升,使得农户的售粮价格及每亩收入都相应提升。总体而言,2014年小麦种植成本减少,收益增加,种粮农户的亩 均收益较2013年显著提升。

(二)小麦年度消费总量增加。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4年12月份发布的“中国小麦供需平衡表”,2014/2015年度我国小麦国内总消费量为13160万吨,2013/2014年度为12920万吨,增加240万吨,增幅1.86%。其中,制粉消费999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76%;饲料及损耗1600万吨,占比12%;工业消费及种用量分别为1100万吨和47万吨,分别占消费总量的8%和4%。

据“供需平衡表”数据,2014/2015年度国内小麦饲料消费用量较上年度大增,主要原因是2014年6~9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小麦、玉米价格倒挂,饲料、养殖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加大了对小麦的使用和储备。小麦制粉消费量较2013/2014年度略有增长,尽管人口增长及企业扩张让小麦制粉消费刚性增长,但国内宏观消费环境低迷,抑制了面粉消费总量提升幅度。

(三)小麦进口总量显著减少。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我国小麦累计进口297.2万吨,较2013年减少253.5万吨,减幅46%。分国别来看,2014年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小麦139.1万吨,占46.8%;自美国进口小麦86.3万吨,占29%;自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进口小麦41.1万吨和25.1万吨,分别占13.8%和8.4%。

进口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前期受乌克兰紧张局势及美麦产区气候影响,国际麦价 高涨,进口小麦采购力度减弱,尽管后期国际麦价下跌,但国内宏观经济因素及进口麦储备结构调整,让小麦进口放缓。

2014年,我国累计出口小麦0.096万吨,较2013年减少0.156万吨;面粉出口18.9万吨,较2013年减少8.7万吨。

 

2014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回顾

 

(一)需求低迷行情不涨,政策托底价格难跌。

2014年,国内小麦市场中多数参与者在反复的“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中,领悟到了“市场不能靠想象”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一次的“期望”开始于2月中旬农历初十。

2014年元旦后,国内小麦延续上年末的平稳走势,市场之前预期的春节期间企业备货、面粉加工高峰并未来临,相反,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转弱,面粉消费持续低迷。

春节假期刚过,原粮和成品粮的供应断档让国内小麦市场购销热情被快速点燃。仅从农历初十到正月十六的一周时间,主产区河南郑州小麦收购价便从春节前的1.26元/斤涨至1.28元/斤,到2月下旬,郑州地区小麦继续涨至1.29元/斤。

3月上旬过后,市场对面粉需求回归平稳,贸易商面粉采购订单逐步减少,面粉加工企业减缓了对小麦的采购,开机率相应下降。同时,麸皮价格因前期供应量大、饲料需求不振,也从2月份最高时的1元/斤以上跌至3月份的0.83元/斤。

4、5月份面粉加工企业的平均开机率已经从一季度的65%降至50%以下。接新前,河南郑州地区陈小麦收购价已回落到1.26元/斤左右,麸皮也跌至0.75元/斤。

5月中下旬,新作小麦由南至北陆续上市,由于水分偏高、杂质较多,上市价格普遍较低,郑州地区早熟新麦当时粮库收购价为1.15~1.18元/斤,粮食经纪人收购价1.10~1.12元/斤。由于小麦上市地区价格普遍低于国家规定的托市价格水平,托市政策大面积启动。

在价格快速跳涨至1.18~1.22元/斤之后,小麦行情并未像往年那样继续快速上涨。整个6月份及7月前半个月,市场的收购主体依旧是中储粮及相关国有收储库点。

“再次的期望”自7月底、8月初开始孕育。

8月份后,小麦行情可谓众望所归,河南郑州企业的新麦收购价从7月底1.24元/斤一路上涨至8月底的1.28元/斤。这种涨势似乎并没有停止的意思,业界纷纷预测“年底涨到1.35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乐观的期望似乎不无道理,但机会和风险永远共存。进入9月份,在经历了“惯性上涨”

之后,各主产区小麦价格开始止涨回稳。郑州地区的小麦收购价在9月上旬见到1.29元/斤之后,止步不前,其他一些地区因前期涨势过猛,9月中旬后甚至有了0.005~0.01元/斤的回调。月底,华北新玉米收购价为1.18~1.24元/斤,陈玉米收购价为1.30~1.35元/斤,较8月份下跌0.10~0.15元/斤,且这种跌势还在继续。

依旧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相信小麦行情不会跌,甚至会涨。原因是占小麦总产量约60%的小麦被收入库中,市场上的粮食极度短缺。不幸的是,10月份市场上不仅没有出现令人期待的“回暖”行情,郑州小麦缓步降至1.28元/斤。

总体来看,市场供应处于偏紧状态,但需求低迷更甚,小麦行情在11、12月份维持弱势波动,郑州地区小麦收购价在12月底回落至1.27元/斤。

(二)政策性收购显著增加。

2014年的小麦收购进度之快、收购量之多超乎想象,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在6月份收购总量超4000万吨之后,至7月中旬累计收购量就已超过2013年的全部收购量,至9月底收购期结束,全国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企累计收购新产小麦7363万吨,比2013年增加1973万吨,成为执行托市政策以来进度最快、收购最多的一年。

2014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于5月下旬正式发布,随即5月底先后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四省启动托市,6月中旬启动山东枣庄的托市收购。启动时间是执行小麦托市政策以来最早的一次。

2014年的小麦托市收购量创5年来新高。据统计,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2535万吨,其中河南超1000万吨,江苏、安徽均在670万吨左右,湖北收购达150万吨。

(三)农村经纪人成为最大受益者。

2014年收购期间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过去是经纪人主动售粮到粮库,而今年是粮库主动和经纪人联系购粮。这个现象从2013年就已经出现,但在2014年更加明显。不少地方的农村经纪人对当地的价格走势影响明显。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规模以上的粮库已经很少从农民手中 直接收购粮食,农民多数是直接就地将粮食销售给经纪人,而经纪人通过简单的晾晒去杂就收到自有的简易粮仓或露天堆放。据了解,在新麦上市初期的半个月时间,经纪人每吨可赚差价100~140元/吨,之后进入小麦大量上市时期,每吨也能赚到60~80元。这和前几年每吨只有20~40元的收益不可同日而语。

(四)政策粮交易情况不及上年。

2014年国家临储小麦的投放及成交情况均不及上年。临储投放方面,全年累计投放48周,周均投放量仅为92万吨,较上年近400万吨的投放减少了308万吨。临储交易周均成交29万吨,较上年大幅减少46万吨。

(五)郑麦期货跌宕起伏,新合约提振活跃度。

201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郑麦期货跌宕起伏,从走势上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郑麦指数从年初的2846点高位震荡下行,至新小麦上市前行情跳水,至7月份跌至2569点。

第二阶段,进入7月份后,郑麦指数一路上涨,至8月中旬涨至2754点,继而高位盘整至10月上旬。

第三阶段,10月中旬开始,郑麦指数加速下跌,最低跌至2542点,并在年末沿2570一线弱势震荡。

郑州商品交易所对于强麦期货合约细则进行修改,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交易,促进合约的活跃度,更将促进优质小麦的产业发展。

 

2014年国际小麦走势及2015年展望

 

2014年,国际小麦行情走势如“N”型,大幅涨跌,总体来看,导致其“过山车”般走势的主要原因和全球产供消需、地缘政治、能源金融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分阶段来看:1月至5月初,CBOT美麦指数受全球小麦供需宽松影响,延续上年跌势,惯性走低,在跌至4年来554.2点低点后,1月末开始快速反弹,并稳步走高,尽管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现短期宽幅震荡,但国际麦价上行趋势不改,至5月初,美麦指数最高冲至750点,创15个月来新高。

5月上旬至9月末,国际小麦止住上涨脚步,转头下跌,尽数回吐前期涨幅,7月中旬跌至前低,此时市场上多空因素交织,美麦行情箱体震荡,8月底,空头发力打压,麦价继续下跌,至9月下旬,CBOT美麦指数跌落至474.2点,创2010年7月以来新低,累计跌幅达37%。

10月份国际麦价触底反弹,CBOT美麦指数接连突破500点、600点等整数关口,于12月中旬冲至674.8点,涨幅达42%。

展望2015年,国际小麦价格走势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局面,多空因素共同交织引领小麦价格震荡前行。

分析来看,供需基本面保持宽松。多个国际机构对2014/201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持乐观预期,美国农业部2015年1月份发布的展望报告称,全球小麦产量预计达到7.234亿吨,打破了2013/2014年度创下的前期历史纪录。尽管全球小麦消费量在2014/2015年度增长60万吨,但由于预估美国小麦饲料用量减少,美麦期末库存上调90万吨,加之俄罗斯小麦出口下滑,全球小麦期末结转库存数据上调110万吨。全球小麦贸易数据上调120万吨,达到1.595亿吨,是历史次高纪录,比2013/2014年度创纪录的水平减少约260万吨。

全球政治、经济复杂多变。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分化局面将延续;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发展不均衡。整体来看,美国经济增长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油价低位运行、财务状况改善以及信贷环境适度宽松,将有助于新兴市场经济实现改善,由此预计全球经济状况将在2015年继续缓慢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和2016年全球增长率预期分别调至3.5%和3.7%,世界银行则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014年的2.6%提高至2015年的3%。

综上所述,宽松的供应消费环境、复杂的经济发展局面都将让国际小麦价格频繁波动,加上投机资金的炒作,更扩大了国际小麦的涨跌幅度。基于当前对国际环境的认识,预计2015年CBOT美麦指数将在450~750点范围内运行。

 

2015年我国小麦市场展望

 

(一)播种面积略增或致产量继续提升。

据农业部门信息,2014年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8亿亩,较上年略增。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秋冬种时期,河南省冬小麦播种面积8107万亩,较2013年增加90万亩;江苏省3250万亩,增加10万亩;山东省5565万亩,增加70万亩;安徽省3665万亩,增加13万亩;河北省3451万亩,减少55万亩;湖北襄阳551万亩,增加3万亩。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014年末,冬麦主产区土壤相对湿度为60%~90%,有助于冬小麦分蘖扎根,对壮苗形成有利;主要冬麦区气温距平偏高2℃~4℃,有利于晚播弱苗升级转化。据年底调研情况汇总,西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大部和江汉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黄淮西部部分地区、江淮和西南地区东部冬小麦处于分蘖期,各地冬小麦长势良好,群体适宜,一、二类苗比例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也应关注,由于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2014年入冬以来,北方降水偏少,冬春连旱发生概率增大,其中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浅层土壤已经出现轻度缺墒现象。

综合来看,由于冬小麦生长期较长,可逆性较好,加之管理配套较为成熟,若后期关键生长期不出现极端灾害性气候和爆发性病害,在“保证面积、促进单产”的引导措施下,2015年全国小麦产量将再上一个台阶,预计增幅可达2%~4%。

(二)国内小麦消费或难有显著增加。

基于2014年国内小麦的消费形势,以及对2015年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期,小麦消费总量在2015年难有出众的表现。

制粉消费在小麦总体消费中占主要部分。由2014年国内小麦加工和面粉出货情况可知,加工企业的平均开机率已从前几年的70%~80%降到目前的不足60%。尽管部分特大型、大型加工企业开机率能保持在80%或以上,但更多中小型企业的开机率仅能维持在30%~50%,不少微型企业则处在关停状态。这种情况预计在2015年还将延续,不会出现大的改观。

随着近几年饲料养殖业快速崛起,以及玉米价格大幅波动,小麦用作饲料主粮的技术日益成熟,与玉米的替代也更加快捷。分析来看,在小麦价格维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饲料需求状况以及玉米价格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小麦的饲用消费量。

(三)市场供应总体宽松。

相比2014年,预计2015年国内小麦供应将显著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临储小麦供应量将显著增加,毕竟2014年收购的托市小麦比2013年多了近1700万吨,且质量要好于2013年的小麦;二是各类企业在2014年收的贸易粮,或因清还银行贷款,或因存放成本提升,将在2015年上半年集中出库;三是各级储备轮换或将于3月份后陆续开展,尽管总量有限,但也能满足部分地区加工需求;四是依照2015年托市收购价水平,预计能够启动托市政策的区域和可以执行收购的时间将少于2014年,这将会有相当数量的新产小麦流通于市场。

从时间上看,2015年上半年供应形势要优于下半年,特别是8~10月份,较大数量的新小麦被收入库中,市场上主要靠临储小麦投放和少量贸易商自有库存来维持供给。进入11月份,部分贸易商或根据市场行情出库新麦,加工企业也将因降低加工成本而陆续开始使用自有库存,这将有效缓解市场供给压力。

(四)政策体现服务弱化干扰。

尽管国家明确提出将在2015年继续对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也将2014年托市小麦的交易底价提高至2430元/吨(三等),但预计在2015年,政策将更多地倾向于“市场服务”功能的体现,其对市场的干扰和影响将进一步弱化,国内小麦市场将在合理、有序的环境下健康运行。

在政策价格发布方面,预计国家将在2016年继续对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 收购价政策,笔者认为,2016年的托市收购价将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30~50元/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如果连续两年保持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变,不利于维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二是在目标价格政策尚未推广到主粮品种之时,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将有助于确保粮食市场规范运行。

在2015年小麦托市收购方面,首先,基于国内主产区小麦的价格格局,以及新麦上市初期价格显著偏低的规律,托市政策依旧有启动的可能性,只是范围或小于2014年;其次,基于国家对于托市政策的管控力度,2015年的托市收购进度和收购总量或低于2014年,预计托市收购量在1800万~2200万吨;第三,基于对制粉企业经营情况、玉米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国储小麦的轮换情况综合估算,2015年的全社会收购总量将少于2014年,预计在6500万吨左右。

在2015年托市小麦交易方面,首先,为减少政策性投放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在现有底价基础上继续提高2014年托市小麦交易底价的可能性较小;其次,由于2015年的托市价格维持与2014年一致,若在2015年四季度开始投放2015年收购的托市小麦,则底价维持和2014年托市小麦交易底价一致,或略增20元/吨的可能性较大;第三,预计2015年临储小麦周均投放量要高于2014年。

(五)经济运行难言乐观。

2014年中国GDP增幅放缓至7.4%,为1990年以来新低,内外需求不足是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表现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同比增速全面下滑,中国经济呈现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的新常态。

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旧错综复杂。根据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增长、控风险、促转型”仍将是2015年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同时,需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分析认为,尽管可以通过美国经济稳健复苏或带动出口平稳增长、新型消费模式的涌现、流动性继续宽松等因素来托底经济增长,但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制约,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收紧、平台融资受限影响,制造业投资及基础建设投资增速或继续放缓。同时,开发商资金压力及销售前景不明也会让房地产行业发展在2015年难言乐观。据多家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GDP增幅在7%左右。

(六)供多需少或让小麦行情温和运行。

2015年我国小麦的行情走势依旧要看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态势。其中,供应的多和少、松和紧将主要受到政策影响,而需求的大和小、快和慢则将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但总体来看,2015年小麦难有大幅涨跌行情,平稳温和运行将是全年主要趋势。

预计2015年我国小麦价格走势将呈“上半年稳中趋弱,下半年温和上扬”态势。预计全年市场价格底部将是小麦托市收购价格,出现在新麦初上市时期;价格顶部将出现在9月和12月份,区域集中在河北、山东北部和东部、河南北部。

预计上半年主产区陈小麦入厂价将在1.26~1.32元/斤之间;6~9月新麦收购价将从1.10~1.20元/斤起步,稳步涨至1.28~1.35元/斤;10月份至12月底,小麦入厂价将在1.27~1.32元/斤之间徘徊,其中黄河以北地区价格略高,黄河以南地区价格略低。

分享到:

Copyright 200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省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体育南大街槐岭路交叉口东北角格瑞大厦 邮编:050021
客服电话:   0311-85828136(国储)、 0311-85826001(地储)、 0311-85822788(资金结算)
冀ICP备20002302号-1

河北粮食交易中心

京津冀三地粮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