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粮油信息分析评论
我国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消息来源:种业商务网     发布时间:2022-10-19     点击数:
  我国虽是第一小麦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突出表现在:产业大而不强,产量多而不优,抗御风险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现代化水平不高、品牌众多杂而不亮,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应“稳定产能、优化结构、降本增效、延链增值、绿色安全”,推进小麦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绿色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多地少水缺(中国人均水资源2200m3,仅为世界平均的1/4,人均耕地1.52亩,仅为世界平均的40%,占发达国家的1/4,国际上人均1.8亩耕地国家以农产品和食物进口为主:1.8-3.9亩基本平衡,3.9亩以上以出口为主)。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治理等政策影响,再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几乎本可能。因此,必须把高产作为永恒目标(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25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8.6亿吨,比2020年增加6%,与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相比大约缺口为1.8-2亿吨)。
  中国水资源短缺,且灌溉水利用率低,小麦种在旱区旱季,“有收成没收成在于水”:中国复种指数高,对化肥、农药依赖性强,且施用不科学,利用率低,影响绿色安全高效生产。应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目标,处理好绿色发展与资源、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关系,提高土肥水药利用效率,实现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国产小麦结构性矛盾突出,优质麦刚性需求,已成为国内市场短板,而进口麦质量好,价格低,对国内市场冲击力大。应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抓两头,带中间”,稳步推动优质小麦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着力提高国产小麦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中国小麦生产成本高(亩均成本是美国的3倍,其中,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别是美国的17.2倍和2.4倍),农民种麦效益持续偏低。应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加快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做到政策能保本,经营促增效,以调动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不吃亏、得实惠、能获利、敢种粮、愿种粮。
  中国“大国小农”(户均耕地7.8亩,仅为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应加快培养新型经营主体,研制适宜轻简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深度融合,着力提高规模机械化,智能精准化、精简高效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自然灾害呈“类型多、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危害重”特点,2021年的秋汛和洪涝,2022年夏温度绝对值最高、持续时间最长,40℃以上高温覆盖面积最广,均为历史罕见。冬小麦生育期长,其间气候复杂多变,加之田管技术不到位,对小麦产质效益影响非常大,应把抗灾稳产作为重要目标,按照“灾前预防,灾中防控、灾后补救”要求,强化监测预警,创新应变栽培与灾后补救措施,减轻灾害损失,实现丰产增收。
分享到:

Copyright 200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省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体育南大街槐岭路交叉口东北角格瑞大厦 邮编:050021
客服电话:   0311-85828136(国储)、 0311-85826001(地储)、 0311-85822788(资金结算)
冀ICP备20002302号-1

河北粮食交易中心

京津冀三地粮缘